1、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的宠儿,他把杨贵妃式的丰美赋予了宝钗,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给了黛玉,使黛玉的形像具有绝世的姿容;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系起来,并将西施“捧心而蹙”、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。
2、还借宝玉之口给她取字“颦颦”,这便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。
(相关资料图)
3、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。
4、然而她的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。
5、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,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。
6、诗魂总是时刻伴随着她,总是随时从她的心里和身上飘散出沁人心脾的清香。
7、“无赖诗魔昏晓侵”,这是她的切身体验。
8、诗,对于她,是不可一日无的。
9、她用诗发泄痛苦和悲愤,她用诗抒写欢乐与爱情,她用诗表示抗议与叛逆的决心。
10、诗表现了她冰清玉洁的节操,诗表现了她独立不阿的人格,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,诗使她有一种迷人的艺术光辉!可以说,如果没有了诗,也就没有了林黛玉。
11、特别是作为她诗谶的《葬花辞》,这是林黛玉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,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,她以落花自况,血泪作墨,如泣如诉,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。
12、“柳丝榆荚自芳菲,不管桃飘与李飞”,寄有对世态炎凉,人情冷暖的愤懑;“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”,岂非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?“愿奴胁下生双翼,随花飞到天尽头”,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热烈追求;“质本洁来还洁去,强于污淖陷渠沟”,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。
13、至于“依今葬花人笑痴,他年葬依知是谁?试看春残花渐落,便是红颜老死时。
14、”等未了数句,书中几次重复,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的:花的命运也即黛玉的命运。
15、它真实地展露了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矛盾而又独抱高洁、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,凸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壮美与崇高。
16、这就是《葬花辞》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的原因所在吧。
17、然而,使林黛玉动人心魄、更具艺术魅力的,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。
18、她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,她的蒙师贾雨村说,他这女学生“言语举止另是一样,不与凡女子相同。
19、”由于黛玉心慧,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,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。
20、周瑞家的送宫花,最后送到她那里,她便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;一天夜晚,她叫怡红院的门,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,拒不开门,并说“二爷吩咐的,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!”把黛玉气得怔在门外,欲要发作,又想:“虽说是舅母家,如同自己家一样,但到底是客边。
21、如今父母双亡,无依无靠,现在他家依栖,若是认真怄气,也觉没趣。
22、”正在伤心垂泪之时,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,越发动了气,“越想越觉伤感;便也不顾苍台露冷,花径风寒,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,悲悲切切,呜咽起来。
23、”一日她卧病在床,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,——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——黛玉却认为是在骂己,竞气得昏厥过去。
24、别人开一句玩笑,她认为是对自己的轻侮。
25、她确是个“小性儿”,甚至有些“病态”。
26、但是,我们想到她的身世处境,想到她的极强的自尊心,不是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吗?林黛玉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,没有她那么极深的城府,不会八面玲珑、取悦于人。
27、黛玉对人坦率纯真,见之以诚,她尊重自己,也尊重别人。
28、她对待紫鹃,亲如姐妹,情同骨肉,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。
29、香菱学诗,宝钗讥她“得陇望蜀”,极为厌烦;香菱向黛玉请教,黛玉却热诚相接,并说:“既要作诗,你就拜我为师”。
30、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。
31、她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,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,并圈定阅读篇目,批改她的习作,堪称“诲人不倦”。
32、她待人很宽厚,与人不存介蒂。
33、林黛玉也并非一味“孤标傲世,目无下尘”。
34、其实她也很谦和。
35、她对“下人”从来没有耍过威风,没有说过一句恶言恶语。
36、宝玉说,她对晴雯是极好的;佳葱说,她去潇湘馆送茶叶,黛玉正给丫头们分钱,就抓了两把给了她。
37、每次赛诗,她总是推崇别人写的好,从不计较高低;与湘云凹晶馆联句,每当湘云说出佳句,她总是“起身叫妙”,甚至说:“我竟要搁笔了!”林黛玉冰心玉壶,晶莹剔透;纯如赤子,一往情真。
38、我们实应改变“林黛玉心胸狭窄,尖酸刻薄,爱使小性儿”的偏见。
39、林黛玉的精神之美更体现在她叛逆者的悲剧性格。
40、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,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,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,毫无调和余地。
41、所以她和贾宝玉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,历史上从未有过的,属于未来的爱情。
42、这种爱情的最根本的特点,是建立在互相了解、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,表现得非常纯真、深挚、坚贞。
43、然而,她们的爱情又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、发展和生存的,再加上她诗人的气质和悲剧的性格,这种被压抑的燃烧着的爱情,只能用诗和哭泣来抒发,来倾泄。
44、爱情曾使她几死几生。
45、当他们这种同生共命的爱情最后遭到毁灭时,她便“焚稿”、“绝粒”,以生命相殉。
46、这种爱情是怎样的至诚至坚,至纯至圣,感天地,泣鬼神,动人肺腑,撼人心灵!一生以泪洗面的林黛玉,临死之前反而发出了微笑,最后喊出了“宝玉,宝玉,你好——”的未完的一句话,她怀着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,实现了她的誓言:“质本洁来还洁去”。
47、给后人留下了千载不消的遗恨!林黛玉死去了,但林黛玉的纯美的精神,她与贾宝玉生死与共的爱情,他们所实践过的爱情原则,她的闪耀着艺术魅力的优美形像,将与日月争辉,与天地共存;这一形像所含蕴的哲理与诗意,将给予不同时代的读者以生活的启示和美感享受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关键词: